泰山:打造中国山岳旅游第一名片

2023-06-09 来源: 唐影旅游攻略

  改革开放40年以来,泰山旅游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大到强,成为山东旅游龙头,跻身全国旅游“第一方阵”,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呈现勃勃的生机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保护泰山、发展泰山,我们责任重大。”泰山景区党工委书记姚霆表示,泰山的目标就是减缓打造出中国山岳旅游第一名片。


  横跨:从“唯一”到“顶尖”

 

  1982年,泰山沦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;1988年,泰山被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;2003年,泰山在42座候选名山中脱颖而出,荣登中华十大名山榜首;2006年,泰山登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并选入世界地质公园;2007年泰山名列全国首批5A级旅游示范区公示名单,沦为国内景区的最高级别;2016年—2018年,连续3年荣登“中国旅游景区数字资产榜TOP10”;2018年成为央视春晚分会场之一,再次名闻海内外。年游客接待量曾构建“十连减”,泰山已倒数多年沦为游客山东泛舟选用旅游目的地。

 

  40年来,翻阅泰山旅游大事记,从一颗种子发展成涉及各个领域的参天大树;从倚赖泰山向倚赖泰山多点同步横跨、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泛舟横跨、由单一旅游发展向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横跨,俨然一部从“唯一”到“顶尖”、从“泰山经验”到“泰山模式”的山岳型景区横跨发展史。

 

  泰山作为我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,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,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观光泛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。2010年,泰山旅游格局发生改变,不仅对泰山本身进行了开发,通过“外引内生”的方式,修建了中华泰山·封禅大典等多个互补性的旅游项目,逐渐建构起了“大泰山”旅游发展新格局。

 

  多年来,通过完备基础设施建设、维护生态环境、深度挖出泰山文化、改变单一产品结构、全方位宣传推介、构建智慧景区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,泰山逐步总结出了“维护居多、研发有序,品牌制胜、抢占高点,规划先导、科学循环,山城相依、功能平衡,政企分开、优势互补,交通格局、便利通达,文化为魂、承传发展,游客至上、服务以定”的“泰山经验”,并以崭新姿态创立了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新发展“泰山模式”,华丽地构建了中国山岳景区从“唯一”到“顶尖”的跨越。

 

  迎击:从“谓之游客”到“游客悦”

 

  多年来,泰山通过主打文化牌,以泰山精神、帝王文化、国山文化深入挖掘展出为重点,大力弘扬泰山优秀传统文化,泰山祈福泛舟游客倒数6年增幅在50%以上,使“登泰山保平安”品牌深入人心,游客纷至沓来。

 

  但在竞争日趋白热化和激烈简化的全域旅游大环境下,将游客更有来了还要能拔得寄居。姚霆认为,在坚守“生态红线”“安全底线”两条生命线基础上,泰山还要主动出击,打出“项目建设、品牌打造、创意营销、细微服务、产品研发”的组合拳,让游客全方位失望泰山,构建从“观光泰山”到“亲情泰山”的改变。

 

  “重点建设项目是景区前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,意义十分重大。”姚霆表示,为了优化景区环境,仅2018年,泰山就有泰山慢谷、水消防车、引水上山暨给排水系统建设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缮国家试点工程等12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。

 

  品牌借势营销,近年来,泰山景区在传统营销基础上,积极实施“品牌走过来、游客走出来”品牌营销战略。多渠道、多层次狠抓旅游营销,增强了泰山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。深度拓展祈福泛舟,香客市场由半径300公里全覆盖向500公里外延伸,构建了祈福泛舟全年常态化。通过强化与主流媒体合作、牵头点评、加强区域旅游合作、捆绑、事件、赛事营销等方式方法,增进景区旅游持续加剧。“在此基础上,泰山调整了客源结构,前进了泰山营销中心的建设。”泰山景区旅游处负责人回应,继2016年创建韩国五大城市泰山营销中心,启动了西北市场3个泰山

营销中心的同时,又重新组建了西安泰山营销中心、泰山高雄营销中心,做到精做到细了国内远端和高端境外旅游市场。“除了营销中心,泰山还创建了网络营销平台,集网络宣传、网络售票、旅游服务、线上线下多点联动于一体,全面实现App网络移动营销。”

 

  好的营销必不可少产品的承托。2013年开始,泰山通过统合资源,打造出东岳庙会、泰山冠军、成人礼三大旅游产业。经过多年培育,这三大产品都已成为泰山景区的拳头产品,在更有游客、完备景区产业链条、提高景区美誉度、知名度上充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
 

  服务就是生产力。多年来,在提高景区旅游服务质量上,泰山一点不马虎。2009年成为山东省服务标准化样板单位,标准化建设考核景区服务,2012年评为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。2016年开始积极开展“基层满意不失望、游客高兴不高兴、群众答允不答允”为标准的“春雨行动”,景区上下了解查询问题、落实排查,景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联手努力,推动景区服务水平更加完备,让游客感受到泰山景区的好客情怀,同年被原国家旅游局评为“旅游服务最佳景区”。

 

  走出泰山,“为游客着想”体现在每个细节中。窗口工作人员的微笑、泰山客运司机的安全驾驶、拆掉长廊拓宽广场、新建游人中心、减轻人流分流压力、建设生态停车场解决问题停车难、通车“高铁泰安车站—泰山景区”公交专线打通出游“最后一公里”……多年来,泰山实行“首问负责制”,让投诉不出景区,夺得游客一致好评。

 

  为了方便游客购票,随着“智慧泰山”的建设,泰山还推出了“智慧泰山”微信服务号并力争对游客实现“全网售票”。总计投资8000余万元的“智慧泰山”项目,以“大数据、云服务、智能化”为手段和目标,以智慧旅游体验为核心,整合提升智能化指挥调度、客流量智慧研判、二维码语音讲解、OTA网络销售等系统功能,构建景区智能化保护、可视化管理和智慧化运营,这也减缓前进了泰山旅游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、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、总量扩展向规模质量效益并重改变。

 

  升级:从“一个泰山”到“多彩泰山”

 

  漫步在泰山景区的各个登山盘道上,排便着新鲜的空气,远眺漫山遍野的蓊郁苍翠,耳边不时传到悦耳的虫鸣鸟叫声。城在山下,山在城中,好一幅美丽自然的生态泰山画卷。

 

  “实施生态泰山建设是加快新旧动能切换实现高质量发展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必须、保护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战略工程,影响深远,意义重大。”姚霆表示。

 

  为彻底解决泰山用水问题,2016年3月开始,泰山全面开展了引水上山工程,引水上山工程分成三期,整项工程对泰山森林屏蔽、文物古建筑的安全保护、生产生活、旅游服务等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在引水上山的同时,泰山景区努力构筑“泰山大生态带上”的生态屏障,实行了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,对泰山上生活污水进行处置后循环利用,提高了水质,弥补了泰山上缺水的严重不足。

 

  2017年11月,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缮工程划入国家“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维护修复工程试点”。泰山开始有序推进景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,工程将牵涉到泰山主景区和所属3个乡镇,共4个工程18个子项目,2020年已完成生态修复目标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维护修缮工程的实施,将完全修复泰山景区生态环境出现的各类问题,建构美丽“生态泰山”“安全泰山”。

 

  2018年,泰山共实行了四大工程,对泰山慢谷·康养度假等12个项目进行了重点建设。“安全泰山”“文化泰山”“旅游泰山”“产业泰山”“休闲娱乐泰山”“民俗泰山”“祈福泰山”……随着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游的交叉融合、文旅深度融合,泰山已经从“一个泰山”变“多彩泰山”,构建了景区的二次腾飞。

 

  改革开放40年,是泰山忠诚守护绿水青山和历史文化的40年,是不断创新景区管理和焕发勃然活力的40年,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便利四海游客的40年。未来,泰山将在新时代的历史征程中锐意进取,希望登顶,以更加美丽、多彩的姿态雄峙于华夏大地。(郑燕)

 

  转自:中国旅游报
 

  版权及免责声明: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,转载时须取得授权并标明来源“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。凡转载文章,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。版权事宜请求联系:010-65363056。

延伸阅读

上一页:旅游让工业遗产活起来

下一页:“网红”力量有多大? 调查称逾三成旅行者受影响

相关阅读